True Commitment in Following Jesus

 

Summary

今天我們一起思想了什麼是真正的「跟隨耶穌」,以及這條路上所需要的承諾和代價。 我們從馬太福音八章14-22節出發,看到耶穌不僅有醫治的權柄,也有呼召人跟隨祂的權柄。 耶穌醫治彼得的岳母、趕鬼、醫治病人,這些神蹟吸引了許多人,但祂清楚知道,真正的跟隨不是表面的熱鬧,而是願意為祂付上代價、改變生命。

我們探討了“承諾”的意義,就像攀登Half Dome或走A1 walk一樣,跟隨主不是一時衝動,而是需要持續的操練和準備。 耶穌對文士和門徒的回應,提醒我們跟隨祂會與社會價值觀產生衝突,甚至要放下家庭、財產、個人計劃。 耶穌不是要我們不顧親情,而是要我們明白,祂的呼召比一切都重要。

我也分享了自己家庭的經歷,父親患癌讓我經歷了信仰的掙扎和禱告的突破。 神在最艱難的時候,給我機會與父親深入交流信仰,體會到祂的恩典和同在。 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,但神都在我們生命中有祂的帶領和呼召。

耶穌在馬太福音16章教導我們,跟隨祂要捨己、背十字架、甚至願意為祂失去生命。 我們的身份不是由世界定義,而是因著基督的十字架,我們成為神的兒女。 神知道我們的憂慮和軟弱,祂的醫治不僅是身體,更是心靈和靈魂的釋放。 祂呼召我們不要懼怕,勇敢回應祂的呼召,讓我們的生命成為見證,祝福更多人。

Key Takeaways

- 跟隨耶穌需要真實的承諾,而不是一時的熱情。 正如攀登險峻的山峰,信仰之路需要持續的操練和準備。 只有在不斷的委身中,我們才能經歷神的真實和美好。 [21:51]

- 耶穌的醫治不僅僅是身體上的,更是心靈和靈魂的全人醫治。 祂關心我們的軟弱、破碎和隱藏的傷口,祂的醫治是全面的,帶來真正的釋放和平安。 [28:30]

- 跟隨主常常意味著要與世界的價值觀衝突,甚至要放下我們最看重的東西。 耶穌呼召我們把祂放在生命的首位,哪怕這意味著犧牲、誤解或暫時的失落。 [35:02]

- 在信仰的掙扎和人生的低谷中,神常常用祂的方式帶領我們,賜下恩典和機會。 即使我們不明白祂的安排,祂仍然掌管一切,並且在關鍵時刻為我們開路。 [41:00]

- 我們的身份和價值不是由世界或成就來定義,而是因著基督的十字架,我們成為神的兒女。 神呼召我們不要憂慮,勇敢回應祂的帶領,讓生命成為祂恩典的見證。 [50:30]

Youtube Chapters

[00:00] - Welcome
[01:10] - 個人介紹與
[04:30] - 信仰與生活的挑戰
[07:45] - 攀登Half Dome與信仰承諾
[12:00] - 承諾的定義與意義
[15:30] - 馬太福音八章背景
[18:40] - 耶穌的醫治與權柄
[21:51] - 跟隨耶穌的美好與代價
[28:30] - 醫治的層面:身體、心靈、靈魂
[ 32:00] - 粉絲與真正的門徒
[35:02] - 跟隨主的衝突與犧牲
[41:00] - 個人家庭見證與神的帶領
[46:24] - 軟弱中的恩典與身份
[50:30] - 神兒女的身份與不憂慮的呼召
[55:05] - 結束禱告

Study Guide

小組查經討論指引

---

### 聖經經文

- 馬太福音 8:14-22
- 馬太福音 16:24-25
- 彼得前書 2:9-10


---
### 觀察問題

1. 在馬太福音8:14-17中,耶穌分別醫治了哪些人? 這些醫治有什麼不同的特點? ([18:40]
2. 文士和門徒分別是如何回應耶穌的呼召的? 耶穌對他們的回答各有什麼重點? ([35:02]
3. 馬太福音16:24-25中,耶穌提到“捨己、背十字架、跟從我”,這三點分別是什麼意思? ([41:00]
4. 彼得前書2:9-10如何描述信徒的身份? 這和世界給我們的身份有什麼不同? ([50:30]

---

### 解釋問題

1. 為什麼耶穌要強調跟隨祂不是一時的熱情,而是需要真實的承諾和持續的操練? ([21:51]
2. 耶穌醫治不僅是身體上的,也包括心靈和靈魂的醫治。 你認為「全人醫治」在實際生活中會有哪些表現? ([28:30]
3. 跟隨耶穌有時會與社會價值觀衝突,甚至要放下家庭、財產、個人計劃。 耶穌這樣要求的用意是什麼? ([35:02]
4. 講員分享了自己家庭經歷父親患癌的信仰掙扎。 你覺得神如何在信仰低谷中帶領和安慰祂的兒女? ([41:00]

---

### 應用問題

1. 你有沒有經歷過一時的熱情想「跟隨耶穌」,但後來發現其實需要更深的承諾和操練? 你現在怎麼看待「信仰的承諾」? ([21:51]
2. 你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最需要耶穌的「全人醫治」? 是身體、心靈還是靈魂? 你願意怎麼向神敞開這些軟弱? ([28:30]
3. 你有沒有因為信仰而和家人、朋友或社會價值觀產生衝突? 你是怎麼面對這些張力和挑戰的? ([35:02]
4. 講員提到在信仰低谷時,神常常用祂的方式帶領我們。 你最近有沒有經歷過類似的「低谷」或掙扎? 你怎麼看神的帶領和恩典? ([41:00]
5. 你認為什麼東西最容易取代耶穌在你生命中的首位? 你願意為主放下什麼? ([35:02]
6. 彼得前書2:9-10說我們是“神的兒女”,不是由世界或成就來定義。 你平時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和價值的? 你願意怎麼調整自己的眼光? ([50:30]
7. 耶穌說“不要憂慮”,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擔心很多事。 你最常憂慮的是什麼? 你願意怎麼把這些憂慮交託給神? ([50:30]

---

結束禱告建議
邀請組員為彼此的信仰承諾、醫治、家庭關係、身份認同和憂慮禱告,求神帶領大家勇敢回應祂的呼召,讓生命成為祂恩典的見證。

Devotional

Day 1: 跟随耶稣的美好与代价

耶稣呼召我们跟随祂,不只是欣赏祂的神迹,更是愿意为祂付上代价。祂提醒我们,跟随祂意味着有时要放下世俗的安全感、身份和舒适,甚至与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冲突。真正的门徒不是只在热闹时跟随,而是愿意在生活的挑战和牺牲中坚持到底。[35:02]

马太福音 8:18-22
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,就吩咐渡到那边去。有一个文士来,对他说:“夫子,你无论往哪里去,我要跟从你。”耶稣说:“狐狸有洞,天空的飞鸟有窝,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。”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:“主啊,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。”耶稣说:“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,你跟从我吧。”

Reflection: 你在跟随耶稣的路上,是否有一些你舍不得放下的安全感或习惯?今天你愿意为主放下什么?


Day 2: 耶稣的医治超越肉体

耶稣的医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康复,更是心灵和灵命的恢复。祂关心我们的软弱、疾病和被捆绑的地方,祂的医治带来全人的释放。祂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,担当我们的软弱和疾病,使我们在祂里面得着真正的平安和医治。[28:30]

马太福音 8:14-17
耶稣到了彼得家里,见彼得的岳母害热病躺着。耶稣把她的手一摸,热就退了,她就起来服侍耶稣。到了晚上,有许多人带着被鬼附的来到耶稣跟前,他只用一句话,就把鬼都赶出去,并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。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,说:“他代替我们的软弱,担当我们的疾病。”

Reflection: 你生命中有哪些地方需要耶稣的医治和关怀?今天你愿意向祂敞开哪些软弱,让祂来触摸你?


Day 3: 舍己、背十字架、跟从主

耶稣清楚地教导,跟随祂需要舍己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,甚至为祂放下自己的生命。舍己意味着放下自我中心和个人的野心,背十字架是愿意为主承受苦难和挑战。真正的生命是在为主而失去时,反而得着更丰盛的生命。[41:30]

马太福音 16:24-25
于是耶稣对门徒说:“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。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,必丧掉生命;凡为我丧掉生命的,必得着生命。”

Reflection: 你是否愿意在今天的生活中,主动放下自我、背起你的十字架?这会具体表现在哪些行动上?


Day 4: 我们的身份在基督里被重价买赎

信主的人是被神重价买赎的,是属神的子民。我们的身份不再被世界定义,而是因着耶稣的十字架成为神的儿女。既然如此,我们就有责任在生活中荣耀神,活出与众不同的生命,见证祂的恩典和救赎。[50:10]

哥林多前书 6:19-20
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?这圣灵是从神而来,住在你们里头的,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,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。所以,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。

Reflection: 你如何看待自己在基督里的新身份?今天你可以用什么具体方式在生活中荣耀神?


Day 5: 不要忧虑,先求神的国和义

耶稣知道我们会有忧虑,但祂劝勉我们不要为生活的需要忧虑,而是要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。天父知道我们一切的需要,祂必供应我们。信靠祂,放下忧虑,专注于祂的国度和公义,其他一切都会加给我们。[53:30]

马太福音 6:31-33
所以,不要忧虑说,‘吃什么?’‘喝什么?’‘穿什么?’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。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,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。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,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。

Reflection: 你最近最常忧虑的是什么?今天你愿意如何把这些忧虑交托给神,并专注于寻求祂的国和义?

Chatbot